Phone: 19195667992 Email: sales@brpcb.com

IC载板核心材料研究

2023-01-09 14:22:04 6129 BRPCB BT树脂 ABF材料 氧化铝 氮化铝

IC封装基板是IC芯片封装最大的成本,占比超过30%。IC封装成本包括封装基板、包装材料、设备贬值和测试等,其中IC载板成本占比超过30%,是集成电路封装的成本大头,在集成电路封装中占据重要的地位。对于IC载板来说,其基板材料包括铜箔、基板、干膜(固态光阻剂)、湿膜(液态光阻剂)及金属材料(铜球、镍珠及金盐),其中基板占比要超过30%,是IC载板最大的成本端。

1)主要原材料之一:铜箔

与PCB类似,IC载板所需铜箔也为电解铜箔,且需是超薄均匀性铜箔,厚度最低可达1.5μm,一般为2-18μm,而传统PCB所用铜箔厚度为18、35μm左右。超薄铜箔的价格要高于普通电解铜箔,在加工难度上也要更大一些。

2)主要原材料之二:基板板材

载板的基板类似于PCB的覆铜板,主要分为硬质基板、柔性薄膜基板和共烧陶瓷基板三大种类,其中硬质基板和柔性基板具备更大的发展空间,而共烧陶瓷基板发展趋于减缓。

IC载板基材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尺寸稳定性、高频特性、耐热性和热传导性等多种要求:

目前硬质IC封装基板主要有三种材料,分别是BT材料、ABF材料和MIS材料;

柔性封装基板基板材料主要包括PI(聚酰亚胺)和PE(聚酯)树脂;

陶瓷封装基板材料主要为氧化铝、氮化铝、碳化硅等陶瓷材料。

硬质基板材料:BT、ABF、MIS

1)BT树脂

BT树脂全称为“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”,由日本三菱瓦斯公司研发,虽然BT树脂专利期已过,但三菱瓦斯公司在BT树脂研发和应用方面仍处于全球领先地位。BT树脂具备高Tg、高耐热性、抗湿性、低介电常数(Dk)和低损耗因子(Df)等多种优势,但是由于具有玻纤纱层,较ABF材质的FC基板更硬,且布线较麻烦,雷射钻孔的难度较高,无法满足细线路要求,但可以稳定尺寸,防止热胀冷缩而影响线路良率,因此BT材质多用于对于可靠度要求较高的网路晶片及可程式逻辑晶片。目前,BT基板多用于手机MEMS芯片、通信芯片和内存芯片等产品,随着LED芯片的快速发展,BT基板在LED芯片封装上的应用也在快速发展。

2)ABF

ABF材料是由Intel主导研发的材料,用于导入Flip Chip等高阶载板的生产。相比于BT基材,ABF材质可做线路较细、适合高脚数高传输的IC,多用于CPU、GPU和晶片组等大型高端芯片。ABF作为增层材料,铜箔基板上面直接附着ABF就可以作线路,也不需要热压合过程。过去,ABF FC有厚度上的问题,不过由于铜箔基板的技术越来越先进,ABF FC只要采用薄板,就可以解决厚度的问题。从产业的趋势来看,ABF基材可以跟上半导体先进制程的脚步,达到细线路、细线宽/线距的要求,未来市场成长潜力可期。

3)MIS

MIS基板封装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,目前在模拟、功率IC、及数字货币等市场领域迅速发展。MIS与传统的基板不同,包含一层或多层预包封结构,每一层都通过电镀铜来进行互连,以提供在封装过程中的电性连接。MIS可以替代一些传统的如QFN封装或基于引线框的封装,因为MIS具有更细的布线能力,更优的电和热性能,和更小的外形。

柔性基板材料:PI、PE

PI、PE树脂在挠性PCB和IC载板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,尤其在带式IC载板中应用最多。挠性薄膜基板主要分为三层有胶基板和二层无胶基板。三层有胶板最初主要用于运载火箭、巡航导弹、空间卫星等军工电子产品,后来也扩展到各种民用电子产品芯片;无胶板厚度更小,适合于高密度布线,在耐热性、细线化和薄型化具有明显的优势,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等领域,是未来挠性封装基板主要发展方向。

上游基板材料生产厂商较多,国内技术相对薄弱。

IC载板核心材料基板种类较多,上游生产厂商多为外资企业。以使用量最大的BT树脂和ABF材料为例,全球硬质基板主要生产厂商为日企MGC和Hitachi韩企Doosan和LG等,ABF材料主要是日本味之素Ajinomoto生产,国内目前刚刚起步。

选择样式

选择布局
选择颜色
选择背景
选择背景